从今年下半年起,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至少要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7月1日发布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其推“绿”力度堪称“全国最大”。其中明确,到2016年外环以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只要适用装配式(PC)建筑技术,原则上需全部采用PC技术建设。
根据《三年计划》,“绿色一星”只是未来申城新建民用建筑的“起步价”,在长宁虹桥、黄浦外滩滨江、徐汇滨江、奉贤南桥新城、崇明县、虹桥商务区、临港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等全市八个“低碳发展实践区”,以及世博园区、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前滩地区、黄浦江两岸等六个“重点功能区”内,新建民用建筑按建筑面积算至少50%要达到“绿色二星”及以上标准。此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也要至少达到“绿色二星”标准。
《三年计划》要求到2016年底累计完成7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改造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及以上的要达到400万平方米。至于PC建筑,除了要在2016年实现外环以内“能用全用”,各区县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PC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今年不低于25%、明年不少于50%。
按照《三年计划》,上海到2015年底将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实时监测系统,还将加快制定公共建筑超限额用能惩罚性电价政策。此外,对符合示范要求的绿色建筑和PC建筑项目,市级财政可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600万元的资金补贴。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蓓红告诉记者,《三年计划》的发布,预计将加快提高申城建筑的绿色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但在“绿化”过程中,要注意避开盲目的“技术崇拜”,选择最适合的绿色建筑技术。
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赛尚微信公众号: